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1章 車禍

關燈
王寧致祖父王淮準,這時並未致仕,任戶部尚書,然則也相當於“虛銜”,只因尚書令為謝饒平,王淮準下屬侍郎盡為謝黨,他這個尚書就被確確實實架空,有他沒他都不關要緊。然則,因先帝德宗甚為賞識王尚書才幹,威名一時還沒倒,再兼散位也於德宗時即高居二品特進,又因他年輕時曾在靈沼置文館邀請諸多文友時常探討經史而著釋書傳世,世人眼下都敬稱他一聲靈沼公。

大周對於文武高官、王公貴族,非但允許正常遞章諫言朝政,更能以密奏直達禦案,內容並未過多限制,既可能是彈劾告密,也可能是族務糾葛甚至同僚間私人恩怨需要上請天子評斷,這也是皇室給予親重之特權。

關於密奏,政事堂諸相無權拆閱,本應原封遞傳禦案,除非天子詔問議論評斷,才可能知道密奏內容,然而當靈沼公這封密奏遞上時,卻被尚書令謝饒平直接遞往含象殿,呈太後拆閱。

眼下太後胞兄韋元平任中書令,門下省長官又分別被毛維與李子沅擔任,全是太後黨,天子賀衍除卻朔望日朝會走個過場,日日只在紫宸殿貪杯縱酒,一應軍國政要其實已經全權交予太後及諸位相國議斷,他只負責在草擬詔敕上簽章蓋印,一句不曾過問。只這一密事,除了政事堂諸位國相知情,以及部分太後黨比如及恩侯、義川郡王等心知肚明,連門下省拾遺柳信宜,原本掌供奉諷諫涉及機要理應不乏直面天子機會的近臣,也只是因為許久不曾受詔面聖,再兼嫡母韋太夫人曾聽裴相遇難前言及太後幹涉政務,故心裏幾分明白而已。

大周中樞三省,眼下已經被韋太後成功掌控手中,能入中書等機要任職者,尤其是草擬詔旨如中書舍人等職,固然都是太後比較“放心”官員,即便不是謝、毛等黨羽,也堅決不會洩漏違失,或者刺探禁中。

皆因天子並非受控於人,賀衍這九五之尊是自願將大權交付,等閑朝臣在朔望朝會上親眼目睹天子安好無恙,有誰會妄自猜疑軍國大政其實早已易主,就連靈沼公從前,也不過以為聖人信重謝、毛諸人罷了,哪曾料到諸多詔敕批答盡為太後決斷。

不過這時,他當然已經料到自己這封密奏不是直呈天聽,而是會被太後率先過目。

“王尚書已經有些時候沒有諫章,今日這是唱哪一出,竟遞呈密奏?”太後也略微覺得有些詫異,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謝饒平,才不慌不忙拆閱密奏。

倒並非什麽要密,只是王淮準上諫“天子”——聞太後鳳體違和,故令柳氏四娘祈福解厄,然則終究不算萬全,太後安康事重,萬萬不能只信劉女冠一家之說,淩虛天師不僅道法精深,更醫術不凡,故諫言聖人詔請天師入宮為太後診治。

韋太後尚且不知宮外這幾日以來被王七郎“同祈”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她只問得韋太夫人已經攜柳信宜夫婦與王家商量議定,王家也並無異議,還道這事已經十拿九穩就此告一段落,這時一看靈沼公密奏,當然猜測到出了變故。

只這件事情並非要緊國政,太後哪會動用政事堂班底,壓根就沒知會謝饒平與毛維等,只交給自家人韋元平兄妹操辦,這時也當然不會質問謝相,她冷哼一聲,直接下令讓內侍去傳韋中書,不想內侍卻撲了個空,原來韋元平今日正好休沐,而這一樁事,中書省兩個侍郎即使來了含象殿,也說不清楚。

“他還有閑情休沐?”太後真真恨鐵不成鋼:“去韋府,讓他立即來見。”

韋元平當然沒有閑情逸志,事態剛有變故時,他就意識到不甚美妙,可他當然也深知胞妹韋太後一貫脾性,若不能察出個子卯寅醜來,只急惶惶地稟說事態,怕是會受斥責,因而這幾日忙著篩察那些一窩風起哄的士子有沒受人蠱惑,察來察去卻一無所獲,又被韋小妹告之袁氏那番逼警,更覺大事不妙,正著急上火盤算怎麽交待,一見內侍來詔,情知太後已經察覺風聲,他不敢違令,卻也耽擱了一下,沒急趕入宮,而是先往義川王府喚上小妹一同:“太後一貫寵縱你,可得為阿兄多說兩句好話。”

若依韋小妹脾性,壓根沒把袁氏放在心上,是以當日雖得警告,她尚且安慰喬氏:“不過嘴硬罷了,給她千百個膽,也不敢真張揚開去,太後哪能容她詆毀假作犯厄壞人姻緣算計一個閨秀?”哪知後來聽丈夫義川郡王一番話,竟是這事多半不成了,並且勸告小韋氏,倘若太後詔見,不可再助喬氏。

韋小妹一貫欽佩丈夫智計,這回雖然也不會當耳旁風,但心裏實在覺得憋悶,見兄長垂頭喪氣,忍不住恨恨說道:“咱們有什麽錯,要怪也怪王家人不識擡舉,阿姐也真是,當年決斷也不知去了哪裏,王家縱然是名門,難道比得過裴鄭兩族?若對阿姐不忠,留來何用,直接下旨問罪滅族便罷。”

“你呀!裴氏情形不同,當年裴氏父子可能影響聖斷,若不鏟除,太後與聖人豈不母子離心,鄭氏做為裴家姻親,又掌兵權,為防萬一也只好連根拔除,可太後當年行此事也並無十足成算,冒著極大風險,也多虧聖人至孝,再有那潘博竟然當真叛逆,才能如此順利……王家不同於裴鄭,並非不除不能成事,還當以恩絡為重,不到逼不得已,太後必不會再行殺戮之事,裴鄭一案現今仍有影響,世族們明面不敢妄議聖斷,私下卻仍有不少存同情之心,這要是再對世族下手,說不定會生動亂,別看聖人這時不理朝政,心裏實存懊悔,說不定一直後悔當年為平亂而對裴鄭施以族誅,再要是動亂一生,引臣民義憤群起諫言,聖人怕是……倘若有人借機挑唆,聖人要親理國政,太後也無可奈何。”

“那就當真這麽作罷?豈不我們白忙一場,我與劉玄清姨甥可是打了保票,這回可真丟足顏面,便連太後,也失體面。”

“大局為重,只要太後如願正式垂簾聽政,將來什麽體面不能找回?”韋元平話雖如此,卻也難免氣惱:“這事壞就壞在袁氏沈不住氣,當初就不該讓劉玄清與喬氏去探袁氏口風,真是多此一舉!”

“喬氏也是擔心倘若袁氏不喜五娘,女兒將來委屈,再者,若是五娘不得翁姑心意,被夫家厭棄,又如何能助太後恩絡王家。”小韋氏剛替喬氏分辯一句,只覺車廂一晃,險些撞上車壁,不由更加窩火,出口怒斥道:“怎麽回事?”

兩人趕著入宮,因而今日不得不舍棄更加平穩的牛車,又令馭者疾馳,本就十分顛簸,再被這一急剎,當然會讓車內人促然間失去平衡。

只小韋氏才問出口,便聽外頭十字街上有人“代答”——撞著人了。

京城市坊各條街道,原本禁止車馬疾馳,雖然也被不少豪勳高官視為空文,但到底車馬傷人之事不是時常發生,百姓們以往在坊內十字街行走也沒太留意,只因就算有縱馬鬧市者,也有從者一路高喊讓避,可今日韋氏兄妹心急入宮,並沒有擺出儀仗,連侍衛都不及帶,只是輕車簡行,而小韋氏又歷來不喜隨從“咋呼”,認為有失尊貴體面,那馭者只好以鞭響示意人群回避。

卻可巧有個稚齡小兒,踉踉蹌蹌橫穿車道,眼看就要被撞個正著,馭者只好“剎車”,縱然如此,小兒也被收勢不及的奔馬踹得跌倒,一時血流滿面啼哭不止,小兒父母這才驚覺,當然撲上前來,見兒子這樣慘狀,也嚇得嚎啕起來,頓時引來不少圍觀,便有急公好義者指責:“鬧市縱馬傷人,如何車主還不露面致歉賠償,竟還斥問因何事由,難道視朝廷法令為空文?”

小韋氏一聽這話就要暴怒,卻被兄長一把攔住:“我是朝臣,不便露面,你也莫再生事,說上幾句軟話,陪些銀錢了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